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400电话:400-XX6-8888
邮箱:abc@qq.com

养老理财投资骗局高发 老年人轻信高回报损失超200亿

文章附图

养老理财投资骗局高发 老年人轻信高回报损失超200亿

索寒雪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以及这一群体社会财富积累的逐步提升,正在令养老理财领域成为各种骗局的高发区。

日前,《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发布,其中透露:超过95.5%的调查对象目前(或计划)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养老投资、理财。 但是,超过3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其中部分人群受骗金额较高。

长江学者、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梨经过相关课题研究,则描绘了养老理财领域更为具体的状态。他的研究表明,过去一年,中国家庭因被诈骗产生的损失总额或超过3100亿元,而其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比其他人群更高,为7.9%,如此计算,约为248亿元。这无疑将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摆在了监管者和全社会的面前。

盯上养老院

“我经常接到各种机构打来的电话,想和养老院合作。”北京大兴一家开办多年的民营养老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电话无一例外,“都是瞄准了老人的钱。”该人士称,“想联系我们最多的人就是各种各样的理财机构。”

他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理财机构拿着高利息来诱惑老人。”按照当下已经形成的一般行业惯例,在成功销售理财产品之后,这些机构会按照事先的约定,向养老院等机构,提供一定的返佣或者回报。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养老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真正能够实现通过自身运营产生收益,并且实现稳定自我循环经营的养老机构并不多。因此,不少养老服务机构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为这些理财机构提供“渠道开放”,从中获利。但是,其中不少理财产品,是非正规或违规存在的,最终往往会蕴含各种风险,甚至出现兑付问题。

此前,北京青扬五洲旅行社推出旅游产品,旅行社收取款项后进行投资盈利,再返还消费者押金。后因违规募集资金,并产生兑付问题,被北京市多部门叫停。记者了解到,青扬五洲旅行社违规筹集资金的对象,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一位受骗的老人向记者表示:“轻信了他们的承诺。”

记者多方采访获得的情况表明,参与该理财项目的老年人,投资轻则几万,重则上百万元。一位参与该投资计划的老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是自己为养老存的钱,看到这一结果,没有办法向儿女交代。”

除了销售理财产品的机构,高价售卖保健品和服务的机构也盯上了养老服务机构。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不少养老服务机构,都与这些机构存在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一位行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这其中甚至包含有传销组织。“对于一些经营不善的养老院,会经常有人以讲课的名义,拉拢老年人进行购买。”

甘梨是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他主导的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对此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这项调研显示,全国家庭遭受到的平均诈骗损失为725元,以全国4.3亿户 家庭推算,过去一年我国家庭因诈骗遭受的总损失金额高达 3100亿元。

虽然,有部分家庭通过法律手段减少损失,但是,该调查指出,仅1.1%的家庭全部追回损失,3.0%的家庭部分追回损失。 追回金额仅占损失金额的9.9%

该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因诈骗遭受损失的比例超过其他年龄段,为7.9%。甘犁认为,这与老年人的受教育状况、判断力以及家庭状况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据了解,该研究机构与银行等机构合作,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了被调查家庭是否遭遇过诈骗以及受损情况,因为选取人群具有代表性,因而可以推算出全国家庭的情况。

轻信高回报

老年人是遭遇诈骗的“重灾区”,其受到诱骗的最主要因素是轻信“高回报”。

前述养老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养老院其实是老年受害者的第一道屏障。“如果理财机构出了问题,养老院也会受到牵连,所以我们不会参与这些活动。”此外,他表示,“手中有点钱的老年人,不应该轻信高回报。”

前述青扬五洲违规理财一事的受骗老人向记者表示:“我现在还有钱放在一些社会融资机构里,承诺是高回报。”当记者提示,是否会在案发前取出社会理财机构的钱时,该老人表示,“那利息就那不回来了。”

记者了解到,部分理财机构承诺利息超过10%。长江学者、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向记者表示,我们调查了解到,其实骗子们最想骗的人是高净值的年轻人,但是往往,老年人会受骗“成功”。

甘犁举例说:“在2016年之前,一些非法操作的理财机构,会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招揽客户。他们通过非法购买的信息,得知这些人有相当的财富能力。我们调查发现,中国老百姓对这个问题逐渐理性化,但是仍有10%的人会上当。”

调查显示,在家庭遭受损失后,高达57.0%的家庭选择了“自认倒霉,未告知其他人”,仅有22.8%的家庭通知了治安管理机构。青扬五洲违规理财事件爆发后,几位老年人最初的一致表态是:“不能告诉儿女。”

调查显示,高达69.6%的家庭意识到“轻信他人,防骗意识薄弱”是遭到诈骗损失的原因。此外“诈骗迷惑性强,技巧高超”也是成因之一。

政府已加强监管

由于绝大多数诈骗行为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实现的,因而,我国政府已经从渠道上加强了监管。数据显示,收到的诈骗短信送达量从2016年第三季度1.9亿人,下降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700万人,同一时期的诈骗电话,从14.39亿下降到2.99亿。

此外,有关部门也从电信和银行渠道上加强了管理,实时暂停涉案账户所有业务,及其名下其他账户的非柜台业务。2015年11月,监管部门对诈骗电话号码及其名下其他号码进行关停。2017年6月30日,实施电话实名制。

根据规定,诈骗行为一经核实,可以定罪量刑,诈骗金额超3000元可判刑,超50万元最高可判无期,推送诈骗信息5千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处3~10年有期徒刑。资金可追回。

甘犁表示,2016年之后,由于政府的有效监管,诈骗信息逐渐减少,但是诈骗涉及的额度却越来越大,因而受骗资金总体保持在3100亿元左右。

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编著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49岁以下中青年全体在理财或其他金融活动消费中上当受骗的金额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1万元以内。而在1万元以上被骗人群的各年龄段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尤其是受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人群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高于其他人群。

“这提示我们当前必须严格防控金融诈骗的风险。”该报告指出。

(中国经营报)


湖北安全狗科技有限公司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